16

2022/09

西放抗癌故事:“你以性命相托,我怎敢不全力以赴”——致敬肿瘤导师李婷和抗癌英雄阿豪
浏览次数:585次 发布者: 来源: 时间:2022-09-16


正在宜宾疫情隔离期间,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常务理事、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贾钰铭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医院规培医生张康的一篇叙事文章,记录了在医院肿瘤科的点滴感悟。规培三年,既要医生掌握技术,还要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努力吧,在抗击肿瘤、抗击疫情的路上……


病床上坐着的是我们的一个晚期肺癌病人“阿豪”,年仅25岁,却是一个已在抗癌路上挣扎两年多的抗癌战士。入科第一天,我跟随老师们查房,贾主任问我的年龄,并告诉我415床的小伙子和我年纪相仿,让我多和他交流,真正了解病人的痛楚、多为病人着想,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在肿瘤科学习的这两周时间,我能切身体会到主任和老师们对病人的关怀。我认识到了一个医生真正的职业素养,也为我以后的执业指明了道路:我不仅要努力成为专业过硬的医生,更应该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虽然说现在癌症的发病年龄都在年轻化,但在23岁,大学刚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就烙上晚期癌症的印记,实在让人震惊又心痛,而阿豪的乐观又深深触动着我。生活从来不缺少苦难,依然有那么多人积极地生活。苦难从来都不值得赞颂,值得赞颂的是面对苦难时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与阿豪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他的病情。3年前,阿豪毕业于贵州警察学院,随即作为志愿者参与援助西部计划,正当其满腔热血置身于工作时,却因突发视物模糊而四处就医,先后辗转于余庆县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最后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出了晚期肺腺癌伴骨转移、脑转移,伴有ALK基因融合。


【百折不屈】

在得知这一噩耗后,一向坚强的阿豪哭了一夜,但第二天起,他擦掉了眼泪,开始了独自一人的抗癌生活。治疗前期,因为可以服用靶向药,疗效好,副反应轻,他只需要定期开药、复查,这对于一个有文化的年轻人来说不算难事。可是好景不长,在靶向药治疗一年半后,阿豪就出现了右脚后跟疼痛,检查证实为肿瘤转移,为此接受了放疗,疼痛一度得到缓解。

听李婷老师讲过“ALK基因融合是肺癌的“钻石突变”,因为这个位点突变不多,并且服用对应的靶向药治疗效果都比较好,一半以上的病人可以控制3年”。可阿豪的肿瘤却异于寻常,发展极其迅速,会不会是因为他患的是低分化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呢?

果不其然,在放疗后的数月,阿豪再次出现病情进展,脚后跟处疼痛日渐加剧,并发了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转移,随即进行淋巴结活检,希望能在肿瘤组织里找到耐药基因,病理结果却令人意外地显示为鳞癌。阿豪的病情越发复杂。经过科室讨论后进行了化疗,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缩小了,但脚后跟的疼痛仍在加重。

直到3个月前,阿豪右足跟部已完全溃烂,骨质外露,稍有动弹就痛不欲生,不仅大小便需要床上解决,就连一个简单地翻身都会痛到撕心裂肺,每次换药都需要提前使用吗啡。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治疗才肯让其父母陪伴。据李婷老师回忆,“如果你不看他的脚,就看他那张时刻洋溢青春的面孔,谁会想到他是一个晚期癌症的病人呢?阿豪当时真的很可怜,本来是一个阳光小伙,大体肿瘤控制都很理想,却因为‘痛脚’被困在床上、寸步难行,难道就让他在床上‘拖死’吗?谁又忍心看到这样的结局?”可是该如何是好呢?


【再寻希望】

面对阿豪当时的病情,李婷老师绞尽脑汁找到一个可以真正帮助他的办法。她联系了烧伤外科,尝试通过药物、植皮等方法修复创面,但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李婷老师和贾主任极其不愿地萌生了让阿豪截肢的想法。是的,“截肢”,看似轻飘飘的两个字,却意味着阿豪从此将不再四肢健全,失去了同正常人一样走路的机会。多么沉重的话题,要怎么才能说出口啊?另一方面,这个手术到底找谁做?又能否成功?这都是老师们担忧的问题。在经过与骨科、手足外科、血管外科等多科室反复讨论,以及阿豪和及其家人的慎重考虑之后,他最终选择了截肢手术。庆幸的是,手术很顺利。


【渐入佳境】

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让阿豪最苦不堪言的疼痛终于消失了,不再被迫卧床,并且可以坐在轮椅从卧室到饭厅拿个水果吃,可以依着拐杖在小区逛一逛,连食欲也都大好了,日子似雨过天晴让人心里顺畅。

一个多月后,术后伤口已完全愈合,阿豪的抗肿瘤历程终于再次回归正轨,目前肿瘤控制理想。当问及阿豪截肢有什么感受时,他又露出阳光的微笑,轻描淡写地说着:“最开始还是很怕,但听李医生给我耐心讲解后,我还是选择了截肢,其实也并没有想象的可怕,真的很感谢李医生。”。

确实,阿豪的病情能化险为夷,离不开老师们总是站在病人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当然,也少不了阿豪对老师们的绝对信任。2022年6月的一个清晨,阿豪妈妈专程带着锦旗到科室道谢,而阿豪也专门为李婷老师书写了“感谢信”。


曾在内科有些基础的我,到肿瘤科学习后发现肿瘤科知识远超普通内科的知识范围,我才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需要更加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我很庆幸遇到博学负责的李婷老师和贾主任,不仅专业技术精湛,并且会切身去体会患者的病痛、充分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实打实地为患者着想。为求给患者一个更好的诊治方案,李婷老师想方设法查阅相关文献,召集各科室的老师会诊,与贾主任及华西专家探讨、钻研病例,可谓鞠躬尽瘁。


对学生,李婷老师和贾主任会耐心讲解诊疗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为我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遇到阿豪这样积极乐观的病人,也为我人生中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我将秉承主动好学的态度,多换位思考,把病人当做最好的老师,不负这三年的规培时光,为以后的执业生涯打下夯实的基础,努力成为一个有人情味的、切实为病人着想、一丝不苟的好医生。正如我的李婷老师所说,当看到病人通过我们的努力,病情得到改善,哪怕只是症状的缓解,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我们也打心底高兴,这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导师寄语】

医学是什么?作为肿瘤科医生,我认为医学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技术,他应该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现实中外化为“求医与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了几近绝望的阿豪重获新生;实现了癌症晚期妈妈陪伴初中女儿到上大学的愿望;让脑转移昏迷了的爸爸恢复意识并见证了孙子的呱呱坠地;让90岁的党员爷爷盼到了曾孙的军校毕业。让一个个几近离散家庭再度燃起希望之火。还记得步入医学大门时集体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张康同学作为规培一年级学生,在肿瘤科短短半月的时间,能够做到学有所得,心有所想,值得点赞,愿坚持初心,不忘誓言。